记得以前上大学时日语课本中有一课,叫做「勉強生活」(べんきょうせいかつ),刚拿到课本时还不知道「勉強」是什么意思,只是按照中文的理解,心想“看来大家生活得都不容易啊,只能勉强度日”。等学到那一课才知道其实这里的「勉強」表示学习的意思。
那么,高考日语的小伙伴们觉得中文的“勉强”和日语的「勉強」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语义差别呢?喜欢日本文化的重庆日语培训的小伙伴们可以来一起学习了解一下。
“勉强”一词出自儒家经典之一的《中庸》,其中提到“或安而行之,或利而行之,或勉强而行之,及其成功一也”。“勉强”在这里表示的意思是“尽力而为”(《汉语大词典》),这与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“虽然能力不够或不情愿却还尽力去做”等意思有所不同。
“勉强”一词传入日本后,Z初的意思是努力做某件事情,或表示勤奋之意,但在明治时期(1868–1912)语义发生了变化。
明治时期,日本开始全面向西方学习。全民的学习热情高涨,掌握知识和技能成为时尚。在明治初期出版的『衣食住諸職繪解錦画』(いしょくじゅうしょしょくえときにしきえ)一书用绘画方式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的市井百态。该书中有一个场景叫做「勉強する家内(かない)」,「家内」在这里表示家人的意思。一个男孩把写好的字给正在做木工活的父亲看,母亲怀里抱着孩子,眼睛盯着煮饭的锅,另一个男孩在看书,还有一个女孩在练习纺织(如下图)。显然,这里的「勉強」的意思还不是“学习”,仍然表示的是Z初的语义,即努力做某事。
▲图1
紧接下来的场景叫「勉強する童男(わらべ)」,图中描绘一个绅士模样的人在观看一个男孩练习写字,而其他孩子都在玩耍(图2)。但这里的「勉強」仍不表示“学习”的语义,与图1的语义相同。这个含义至今仍在「勉強家」(べんきょうか)一词中有所体现,这个词除了可以表示努力学习的人这一语义之外,还能表示勤奋用功的人这一语义。
▲图2
当「勉強」这一词汇主要应用于图2这种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的场景时,也就产生了“学习”这一语义。这种用法大致从明治中期开始,并在明治晚期普及开来。例如,明治晚期出版了一本叫『勉強と遊戯(ゆうぎ)』的书,上面给出的英文译名为《Inschool and Playground》,就是说「勉強」译为“in school”(上学),这说明「勉強」一词已经明确出现了“学习”这一含义。
除了上述用法之外,「勉強」一词还在商业交易中产生了另外的用法。考研日语老师发现日本人在说话时不习惯于直来直去,而是喜欢拐弯抹角,甚至只说半截话,对话双方若想理解对方意图都需付出一定努力。在做生意时如果希望对方能够便宜一些,把价格降下来,却又不好直接说出来,于是「勉強」这个词就派上用场了。「もうちょっと勉強できない?」,这句话表面听起来像是在说“能再努努力吗?”,其实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“能再便宜一些吗?”。久而久之,「勉強」这个词便成了降价的代名词。
直到今天,在日本,讨价还价的做法仍不常见,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购物时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意识。即使在可以讨价还价的场合,日本人也往往没有勇气说出口。因此,对日本人来说,让对方让利降价就成为一件需要付出努力的事情。由于「勉強」中讨价还价这个语义的使用频率较低,如今的很多日本年轻人甚至都不知道还有这种用法。
综上所述,“勉强”这一中文词汇Z初的语义与现代的用法是不同的。这一词汇传到日本之后,产生了新的语义。重庆日语老师觉得首先,随着努力掌握知识、技能的场景增多,产生了“学习”的语义;其次,在商业领域,因希望对方尽量让利,降低商品价格的需求,又产生了“降价”的语义。